寄友二首
作者:郑域 朝代:宋朝诗人
- 寄友二首原文:
-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花落轻寒酒熟迟,醉眠不及落花期。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愁人相忆春山暮,烟树苍苍播谷时。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无因一向溪头醉,处处寒梅映酒旗。
翠钿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
野水晴山雪后时,独行村落更相思。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 寄友二首拼音解读:
- liǎng jù sān nián dé,yī yín shuāng lèi liú
xiù sè yǎn jīn gǔ,hé huā xiū yù yán
huái shuǐ yōu yōu wàn qǐng yān bō wàn qǐng chóu
huā luò qīng hán jiǔ shú chí,zuì mián bù jí luò huā qī。
wéi yǒu hé biān yàn,qiū lái nán xiàng fēi
chóu rén xiāng yì chūn shān mù,yān shù cāng cāng bō gǔ shí。
bì xū wú yún fēng bù qǐ,shān shàng cháng sōng shān xià shuǐ
wú yīn yī xiàng xī tóu zuì,chǔ chù hán méi yìng jiǔ qí。
cuì diàn xiǎo hán qīng,dú yǐ qiū qiān wú lì
yě shuǐ qíng shān xuě hòu shí,dú xíng cūn luò gèng xiāng sī。
qí rén suī yǐ méi,qiān zǎi yǒu yú qíng
chěng wàng yīn gāo yún wài jǐn,xiāng guān huí shǒu kuì yān luó
fěn shēn suì gǔ hún bù pà, yào liú qīng bái zài rén jiān
rì mù píng shā qiū cǎo luàn,yī shuāng bái niǎo bì rén fē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篇文章意在勉励当时的太学生要刻苦读书,说理透彻,文字朴素,很有感动人心的力量。现分几段来谈。第1段记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一共有三层。第一层写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勤奋。文章一
夜深宴饮在东坡的寓室里醒了又醉,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这时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轻轻地敲了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 经常愤恨这个
①南浦:泛指面南的水边。
蒙古人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它统治的一条措施就是把全国人分为四等,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被列在第三等汉人和第四等南人中,地位最低。同时又按职业把全国人分为十等,知识分子
①少室:山名,在河南登封县北,东距太室山约10公里,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少林寺。王宁:生卒事迹不详。②几峰别:谓众峰中有几峰更为奇异。少室山有三十六峰,主峰玉寨山1500多米,为嵩山最
相关赏析
- 介绍 米芾自幼爱好读诗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六岁时能背诗百首,八岁学书法,十岁摹写碑刻,小获声誉。十八岁时,宋神宗继位,因不忘米芾母亲阎氏的乳褓旧情,恩赐米芾为秘
清道光元年十二月初二日(1821年12月25日),生于德清县城东门外乌牛山麓南埭圩(今城关乡金星村)。二十四年中举人。三十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咸丰二年(1852)授编修,举家
大凡出兵深入敌境作战,如果敌人固守营垒而不同我决战,企图以此疲惫拖垮我军,对此我军应当转攻其国君所在之处,捣毁其后方老巢,阻截其退归之路,切断其粮草供应,迫使敌人不得不脱离营垒而出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当时 ,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感慨之情,溢于言表。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此诗虽题为寻花 ,实为遣愁散闷 ,因而
①鹊桥:传说,每年七月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唐李洞《赠庞炼师》诗句“若能携手随仙令,皎皎银河渡鹊桥”,则借用此意。②天涯:天的边际,指极远的地方。明指天空,银河
作者介绍
-
郑域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曾倅池阳。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随张贵谟使金,著有燕谷剽闻二卷,记金国事甚详。嘉定中官行在诸司粮料院干办。域能词,花庵词选中录存五首。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松窗词》一卷。杨慎《词品》卷四谓其《 昭君怨》咏梅词“兴比甚佳”,又《画堂春·春思》词“乐府多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