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歌
作者:韩琮 朝代:唐朝诗人
- 古镜歌原文:
-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轻冰面上菱初吐。蛟龙久无雷雨声,鸾凤空踏莓苔舞。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欲向高台对晓开,不知谁是孤光主。
轩辕铸镜谁将去,曾被良工泻金取。明月中心桂不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 古镜歌拼音解读:
- xiǎo shān chóng dié jīn míng miè,bìn yún yù dù xiāng sāi xuě
zuì hòu mǎn shēn huā yǐng、qiàn rén fú
yíng zhōu shào nián yàn yuán yě,hú qiú méng róng liè chéng xià
qīng bīng miàn shàng líng chū tǔ。jiāo lóng jiǔ wú léi yǔ shēng,luán fèng kōng tà méi tái wǔ。
zuì xǐ xiǎo ér wáng lài,xī tóu wò bō lián péng
jì jì wén yuán chóu,xíng xíng jiàn yún shōu
jīn fēng yù lù yī xiāng féng,biàn shèng què rén jiān wú shù
yù xiàng gāo tái duì xiǎo kāi,bù zhī shuí shì gū guāng zhǔ。
xuān yuán zhù jìng shuí jiāng qù,céng bèi liáng gōng xiè jīn qǔ。míng yuè zhōng xīn guì bù shēng,
rén yǒu bēi huān lí hé,yuè yǒu yīn qíng yuán quē,cǐ shì gǔ nán quán
guò yǎn nián huá,dòng rén yōu yì,xiāng féng jǐ fān chūn huàn
jīng kǒu guā zhōu yī shuǐ jiān,zhōng shān zhǐ gé shù chóng shān
xī fēng luàn yè xī qiáo shù qiū zài huáng huā xiū sè chù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王和卿是有特色的散曲作家,善于学习人民群众的生动口语,作品有比较醇厚的俗谣俚曲色彩,他的"滑稽佻达"性格在作品中亦有充分表现。最著名的是小令〔醉中天〕《咏大蝴蝶
汉译卸帆留宿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听到岸上
这是一首送别词,是送曹君之庄所,即去他的田庄或别墅的。全词洋溢着作者对年轻后进的关爱之情。开头二句劝其及早求取功名。薛能说:“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发出人生易老的慨叹。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
人的价值在于思想言行是否专一正直,人格修养是否浑厚质朴。因此,外在的富贵并不能增加人的价值,外在的贫贱也不能减损人的价值。虽然这样,真能如是观,如此做的人毕竟太少了。能明白这一点的
相关赏析
- 一 昨夜的烟雾已经散尽,四处听不见鸟儿的啼鸣,只有飞落的雨滴敲打着屋顶。墙角处那葱翠的竹子,皮上的箨粉都已被冲洗干净,稚嫩的竹梢互相磕碰。湿气使琴弦都已变潮,蜘蛛网吹粘在竹帘
作者一生中两次遭贬。诗是他第二次贬往南巴(属广东)经过江州与二友人话别时写的。诗人虽遭贬谪,却说“承优诏”,这是正话反说,抒发胸中不平。明明是老态龙钟,白发丛生,顾影自怜,无可奈何
桂树的绿叶青翠欲滴,仿佛是用碧云剪裁出来的,青青的叶片低垂着,保护着它那像金子碎屑一样的黄色花朵。它独占了花中的美誉,无论是它那优雅的气质还是幽郁的香气,两样都称得上是花中
持守节操必须十分谨慎严格,凡是足以损害自己操守的行为,都应该戒除。要以宁静寡欲涵养自己的心胸,凡是会使我们心灵疲累不堪的事,都不要去做。注释守身:持守自身的行为、节操、戕:损害
本词是怀人之作。所怀的人或许就是作者在临安城中的恋人。上片借暮春景色抒发人生易老年华虚度的感慨。前三句写暮春景色,点出自己的春愁。“念前事”四句属倒插笔,写从前的情事。“早春窥”指
作者介绍
-
韩琮
韩琮,字成封,一作代封。长庆进士。曾官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无闻。存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