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峨眉山
作者:陶宏景 朝代:南北朝诗人
- 登峨眉山原文:
-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绿叶翠茎,冒霜停雪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 登峨眉山拼音解读:
- zhōu liú shì dēng lǎn,jué guài ān kě xī?
nìng kě zhī tóu bào xiāng sǐ,hé céng chuī luò běi fēng zhōng
yān róng rú zài yán,chén lèi hū xiāng shī。
ài zǐ xīn wú jìn,guī jiā xǐ jí chén
rì nuǎn sāng má guāng shì pō,fēng lái hāo ài qì rú xūn
shǔ guó duō xiān shān,é méi miǎo nán pǐ。
zhāo jūn fú yù ān,shàng mǎ tí hóng jiá
mèng zhōng wèi bǐ dān qīng jiàn,àn lǐ hū jīng shān niǎo tí
lǜ yè cuì jīng,mào shuāng tíng xuě
yún jiān yín qióng xiāo,shí shàng nòng bǎo sè。
píng shēng yǒu wēi shàng,huān xiào zì cǐ bì。
wén dào huáng huá shǐ,fāng suí zào gài chén
hé rì guī jiā xǐ kè páo yín zì shēng diào,xīn zì xiāng shāo
cháo cí bái dì cǎi yún jiān,qiān lǐ jiāng líng yī rì hái
qīng míng yǐ tiān kāi,cǎi cuò yí huà chū。
tǎng féng qí yáng zǐ,xié shǒu líng bái rì。
lǜ yún rǎo rǎo,shū xiǎo huán yě;
líng rán zǐ xiá shǎng,guǒ dé jǐn náng shù。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离别是人生总要遭遇的内容,伤离伤别也是人们的普遍情感。江淹的《别赋》择取离别的七种类型摹写离愁别绪,有代表性,并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时战乱频繁、聚散不定的社会状况。其题材和主旨在六朝
[1]玉绳:星名。常泛指群星。[2]闺中女伴:指画中联吟赋诗的仕女们。
《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为续补文字,非曹雪芹所作。《赏海棠花妖诗》出自第九十四回,共有三首。这首《赏海棠花妖诗·海棠何事忽摧隤》就是其中之一,为贾宝玉所作。小说中,怡红院里的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佛主慈悲,一语道破天机,开悟众生。实际上,佛主所说,与孟子这里所说倒有了相通之处。自尊者人尊之,自贵者人贵之。相反,自经沟读,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者人贱之。因
曾经在蜀国见到过杜鹃鸟,在宣城又见到了杜鹃花。杜鹃叫一回,我的泪流一次,伤心欲绝。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时时念叨着家乡三巴。注释①蜀国:四川。②子规鸟:又名杜鹃,因鸣声凄厉,
相关赏析
- 人若过惯俭约的生活,就不会贪慕物质享受,自然不容易再为物质而改变心志,所以说俭可以养廉。其实,华服美食的生活,总不如竹篱茅舍的生活来得清闲自在,更接近自然。人心在纷争扰攘中,容易被
根据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教授的研究,韦庄的《菩萨蛮》五首词中的“江南”,都是确指的江南之地,并非指蜀地。这组词的写作时间是在韦庄离开江南之后,当是韦庄晚年的追忆之作,而写作地点则
千余年前的焦山北面,可能没有滩涂,而且没有上山登高的百十步台阶。“石壁望松寥”是实景。“宛然在碧霄”,是半实半虚的描述。山虽然矮小,但由于耸立在长江上,看起来也变高了。“安得五彩虹
袁宏道(1568~1610)少敏慧,善诗文,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年十六为诸生,结社城南,自为社长,“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师之,奉其约束不敢犯。”万历二十年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这是一首
作者介绍
-
陶宏景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晚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