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李尚书奏毁淫昏庙
作者:张溥 朝代:明朝诗人
- 浙西李尚书奏毁淫昏庙原文:
-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传闻废淫祀,万里静山陂。欲慰灵均恨,先烧靳尚祠。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冷冷水向桥东去漠漠云归溪上住
- 浙西李尚书奏毁淫昏庙拼音解读:
- gē zhōng zuì dào shuí néng hèn,chàng bà guī lái jiǔ wèi xiāo
shí nián huā gǔ dōng fēng lèi,jǐ diǎn luó xiāng sù bì chén
xiāng wàng shì dēng gāo,xīn suí yàn fēi miè
jiàn bì shuǐ dān shān,huáng lú kǔ zhú
chuán wén fèi yín sì,wàn lǐ jìng shān bēi。yù wèi líng jūn hèn,xiān shāo jìn shàng cí。
cháo zhēn mù wěi hé rén biàn,gǔ wǎng jīn lái dǐ shì wú
nián nián suì suì wàng zhōng qiū,suì suì nián nián wù yǔ chóu
bái méi lǎn fù fù hóng méi,chěng yàn xiān yíng zuì yǎn kāi
yè hán bù jìn liú sū,zhǐ lián tā、hòu tíng méi shòu
mù lán zhōu shàng,hé chǔ wú wá yuè yàn:ǒu huā hóng zhào liǎn
lěng lěng shuǐ xiàng qiáo dōng qù mò mò yún guī xī shàng zhù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令狐楚、令狐绹父子在唐代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是具有很大影响的人物,令狐楚是中唐重要的政治人物,与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又是著名的骈文家和诗人,令狐绹则是牛党后期的领
⑴猿惊鹤怨:孔稚圭《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指山中的夜鹤晓猿都哀怨惊恐隐者抛弃它们出来做官。⑵薜:薜荔,常绿灌木,蔓生植物。萝:女萝,即松萝。古代以薜萝称隐
戊寅年(崇祯十一年,1638)十月初一日凌晨起床,天气特别晴朗。喝了昨天剩的稀饭后从三家村启程,即往西从峡谷中走,不久与溪水分道扬镰。又往西翻越山岭,一共三里路,到报恩寺。然后转向
这是孟子对不畏权势的人的描述,也是紧接着讨论羞耻之心下来的。古代贤能的君王喜好善行而忘掉自己的权势,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他们有羞耻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完人,不可能懂得天下所有的知
黔国公沐昌柞去世,孙沐启元继承爵位。城里的众儒生去祭吊沐启元的祖父,中门打开,有一人抬头朝门内看,守门的官吏竟用杖打他。儒生们愤怒了,也打守门人,反而被沐府凶暴的奴仆所打伤,于是儒
相关赏析
- 龚文的表现方法一般很简单,而简括中又有铺叙夸张,有的直率,有的奇诡。他的散文语言活泼多样。有的散行中有骈偶,有的瑰丽,有的古奥,甚至偏僻、生硬、晦涩。龚文区别于唐宋和桐城派的古文,
基本概述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朝最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论战中发明了一
此诗与《九月十日即事》同作于安徽当涂,此时李白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心情比较沉郁。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
毁谤与赞誉,肯定与否定本来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以汉高祖刘邦那样的雄才大略和汉丞相陈平那样的足智多谋,有人毁谤陈平时,汉高祖就疏远了他,而有人赞誉陈平时,汉高祖又亲近信任了他。以汉文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氏。小时候,门人中有被杀害的,吏就此事前来盘问,众门人争辩、讨论。仁杰仍诵读书文不放下,吏责备他,他回答说“:正在书卷中与圣贤对话,哪有空闲同时与俗吏说话
作者介绍
-
张溥
张溥(1602~1641),明代文学家。初字乾度,后字天如,号西铭。直隶太仓(今属江苏)人。崇祯进士,选庶吉士,自幼发奋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张溥曾与郡中名士结为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张溥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代表作有《五人墓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