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作者:李毓秀 朝代:清朝诗人
- 偈原文:
-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后生乞汝残风月,自作深林不语僧。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人若憎时我亦憎,逃名最要是无能。
- 偈拼音解读:
- xī kàn huáng jú yǔ jūn bié,jīn tīng xuán chán wǒ què huí
chū bù rù xī wǎng bù fǎn,píng yuán hū xī lù chāo yuǎn
dòng liǎn yǒu hén jiē shì xuè,suān xīn wú hèn yì chéng huī
hòu shēng qǐ rǔ cán fēng yuè,zì zuò shēn lín bù yǔ sēng。
xī běi wàng xiāng hé chǔ shì,dōng nán jiàn yuè jǐ huí yuán
chén xīn yī piàn cí zhēn shí,bù zhǐ nán fāng bù kěn xiū
yí guài zuó xiāo chūn mèng hǎo,yuán shì jīn zhāo dòu cǎo yíng
xuě xiāo mén wài qiān shān lǜ,huā fā jiāng biān èr yuè qíng
fēi lái shān shàng qiān xún tǎ,wén shuō jī míng jiàn rì shēng
chù suǒ duō shuāng xuě,hú fēng chūn xià qǐ
yuán shuǐ tōng bō jiē wǔ gāng,sòng jūn bù jué yǒu lí shāng
rén ruò zēng shí wǒ yì zēng,táo míng zuì yào shì wú né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近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首联诗人先描写故园中的菊花淡放的情形,开得并不张扬,而是淡淡的幽然的
此词写别情,深婉含蓄。以结句为最妙,蕴藉而韵高,颇耐赏玩。上片起首三句:“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说没有波涛的险阻,要往瑶台仙境,也有路可通,原来可以双飞同去,但当时
蒲松龄是高珩侄女的舅父,所以高称蒲为亲家。蒲松龄醉心科举,但屡试不第(七十一岁方为贡生),仕途失意,穷困潦倒。高珩将他推荐给毕际友家(淄川西铺村,其父毕自严曾任明朝户部尚书)私塾任
韦贤,字长孺,是鲁国邹人。他的祖先是韦孟,本来家住彭城,做楚元王的傅,又做元王的儿子夷王和他孙子刘戊的傅。刘戊荒淫无度,不遵王道,韦孟就作了诗对他讥刺、劝谏。后来韦孟就辞去了官位,
武侯问:“进兵的方法什么是首要的?” 吴起答:“首先要懂得四轻、二重、一信。” 武侯又问:“这话怎么讲呢?” 吴起说:“[四轻]就是地形便于驰马,马便于驾车,车便于载人,人便
相关赏析
- 据有关文献记载,刘基的先祖是丰沛(今江苏丰县沛县一带)人,后迁往鄜延(今属陕西)。北宋灭亡 ,刘基的七世祖乃南宋初年荣国公、鄜王刘光世“南渡”到临安(今杭州一带)。据周群教授考证,
1126年(靖康二年)金兵攻陷宋朝汴京,掳去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及所有皇族,北宋灭亡。第二年(1127)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即帝位,建立南宋,改元建炎。任用主战派李纲为
上片写清晓在垂杨巷陌的凄凉感受,主要是写景。首二句写所闻,“空城”先给人荒凉寂静之感,于是,“晓角”的声音便异常突出,如空谷猿鸣,哀转不绝,象在诉说此地的悲凉。听的人偏偏是异乡作客
三哥出发去打猎,驾起大车四马奔。手拉缰绳如执组,骖马真似舞翩翩。三哥冲进深草地,四面猎火齐点燃。袒身赤膊斗猛虎,从容献到主公前。三哥请勿太轻率,老虎伤人提防严。 三哥出发
首联扣题,从“悲往事”写起,述说往日虎口逃归时的险象。“胡正繁”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当时安史叛军势大,朝廷岌岌可危;二是说西门外敌人多而往来频繁,逃出真是太难,更能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
作者介绍
-
李毓秀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的人生经历平实,性情温和豁达,因而缺少传奇故事。史料记载,在年轻的时候,李毓秀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游学近二十年。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分别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