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书怀
作者:屈复 朝代:清朝诗人
- 秋夕书怀原文:
- 功名未立诚非晚,骨肉分飞又入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
海棠枝上立多时,飞向小桥西畔去
枕上不堪残梦断,壁蛩窗月夜悠悠。
- 秋夕书怀拼音解读:
- gōng míng wèi lì chéng fēi wǎn,gǔ ròu fēn fēi yòu rù qiū。
rén jiān sì yuè fāng fēi jǐn,shān sì táo huā shǐ shèng kāi
àn liǔ tí yā,dān yī zhù lì,xiǎo lián zhū hù
shù huí xì xiě chóu réng pò,wàn kē yún yuán yà xǔ tóng
cuì niǎn bù lái jīn diàn bì,gōng yīng xián chū shàng yáng huā
bō piào gū mǐ chén yún hēi,lù lěng lián fáng zhuì fěn hóng
wú huā wú jiǔ guò qīng míng,xìng wèi xiāo rán shì yě sēng
cháng hèn rén xīn bù rú shuǐ,děng xián píng dì qǐ bō lán。
shēn héng dǒu zhuǎn yù sān gēng,kǔ yǔ zhōng fēng yě jiě qíng
lǎo jǐng xiāo tiáo,sòng jūn guī qù tiān qī duàn
hǎi táng zhī shàng lì duō shí,fēi xiàng xiǎo qiáo xī pàn qù
zhěn shàng bù kān cán mèng duàn,bì qióng chuāng yuè yè yōu yō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万章问:“有人说孔子在卫国宦官痈疽家里主持私塾教务,在齐国时太监瘠环家里主持私塾教务,有这样的事吗?” 孟子说:“不,不是这样的,这是好事之徙捏造出来的。孔子在卫国时在颜
此词是作者贬居黄州期间寄给时任鄂州太守的友人朱守昌的。词中既景中寓情,关照友我双方,又开怀倾诉,谈古论今。作者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情达意,既表现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又在发自肺腑的议论
诗人是清末著名外交家黄遵宪,面对腐败的大清一而再,再而三的割地赔款尤其是甲午海战更是输给了东瀛小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再次割地,悲愤无比的黄遵宪写下这首传世名篇,面对对黄金般的国土
嗡嗡营营飞舞的苍蝇,停在篱笆上吮舐不停。和蔼可亲的君子啊,切莫把害人的谗言听信。 嗡嗡营营飞舞的苍蝇,停在酸枣树上吮舐不停。谗害人的话儿没有标准,把四方邻国搅得纷乱不平。
重阳节登高是古已有之的风俗。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但这单纯的思亲情绪毕竟围绕一己的身世,境界算不得宽
相关赏析
- 词前小序点明全词的中心是“望月”,同时点明时间是“七月十三日夜”,地点是“万花川谷”。
楚军向东、西两周之间借行军的道路,以便进攻韩国和魏国,周君为此而忧虑。苏秦对周君说:“把通道一直清理到黄河,韩、魏两国一定会憎恶此事。齐国和秦国也都怕楚军去夺取周室的丸鼎,必定会联
士加冠的礼仪:在祢庙门前占筮加冠的吉日。主人头戴玄冠,身穿朝服,腰束黑色大带,饰白色蔽膝,在庙门的东边就位,面朝西方;主人的属吏身着与主人相同的礼服,在庙门的西边就位,面朝东方。以
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
虎贲氏掌管[王外出时率领虎士]按照军事编制列队在王前后行进,[以护卫王]。[王]出征、会同时也这样做。留宿时就守卫王[行宫周围的]栏桓。王在国都,就守卫王宫。国家有大变故,就守卫王
作者介绍
-
屈复
屈复(1668~1745)清代诗人。初名北雄,后改复,字见心,号晦翁,晚号逋翁、金粟老人,世称“关西夫子”。蒲城(今属陕西)县罕井镇人,后迁县城北关。19岁时童子试第一名。不久出游晋、豫、苏、浙各地,又历经闽、粤等处,并四至京师。乾隆元年(1736)曾被举博学鸿词科,不肯应试。72岁时尚在北京蒲城会馆撰书,终生未归故乡。 著有《弱水集》等。
屈复熟悉历代兴亡史实,自负有经世才略,曾说:“随行一卷惟黄石,烂在腹中三十年。”(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屈复诗的风格浑劲朴真,悲凉郁勃,现存五七言近体和古体2200多首。内容大多咏史记事,旅游酬答,在不少作品里表现了他的故国兴亡感慨。如《过流曲川》记述顺治六年(1649)吴三桂屠杀他家乡义兵十多万人的史事:“井底蛙声竟何在?十万游魂哭夜月。满地闲花新落愁,至今河汉皆东流。”诗中对被害民众表示悼念,对起义士兵作了赞颂。《六十生辰》中说:“石转志莫移,电流空自讼。永怀劬劳思,此日能无痛?”显示他的志节和对故乡及亲人的怀念。其他如《送故乡亲友下第旋里》 7首、《送陈宗五旋里》10首等诗也都写了不忘恢复的抱负和有家难归的心境。
著作有《弱水集》22卷,《楚辞新注》8卷,《杜工部诗评》18卷,《唐诗成法》8卷,《玉溪生诗意》(又名《李义山诗笺注》)8卷,皆乾隆刊本,后曾被列为禁书。《玉溪生诗意》有扬州艺古堂刊本,上海会文堂石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