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五
作者:李耳 朝代:先秦诗人
- 归园田居·其五原文:
-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白鸟悠悠自去,汀洲外、无限蒹葭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夜色银河情一片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
- 归园田居·其五拼音解读:
- yǒu qíng fēng、wàn lǐ juǎn cháo lái,wú qíng sòng cháo guī
shān jiàn qīng qiě qiǎn,kě yǐ zhuó wú zú。
xī qù xuě rú huā,jīn lái huā sì xuě
yī bié rú sī,luò jǐn lí huā yuè yòu xī
chàng hèn dú cè hái,qí qū lì zhēn qū。
jǐn dào fēng nián ruì,fēng nián shì ruò hé
bú shì chéng zhāi wú yuè,gé yī lín xiū zhú
lù wǒ xīn shú jiǔ,zhī jī zhāo jìn jú。
bái niǎo yōu yōu zì qù,tīng zhōu wài、wú xiàn jiān jiā
rì rù shì zhōng àn,jīng xīn dài míng zhú。
lǚ guǎn hán dēng dú bù mián,kè xīn hé shì zhuǎn qī rán
fèng diāo bì liǔ chóu méi dàn,lù rǎn huáng huā xiào yè shēn
huān lái kǔ xī duǎn,yǐ fù zhì tiān xù。
yuàn yuè cháng yuán,xiū yào zàn shí quē
yè sè yín hé qíng yī piàn qīng zhàng tōu huān,yín zhú luó píng yu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刘禹锡在这首答诗中,先叙述了老年的苦况:体瘦、发稀、眼昏、病多,以至衣带渐宽,帽冠自偏,无法读书,医生常相伴。这当然令人不免自悲自怜。但诗人随后笔锋一转,描述了老年人值得自豪自傲的
(三国志王蕃传、楼玄传、贺邵传、韦曜传、华核传)王蕃传,王蕃,字永元,庐江人。他博览多闻,兼通历法、六艺。起始为尚书郎,后辞官而去。孙休即位后,他与贺邵、薛莹、虞汜一道为散骑中常侍
脾气性情怪僻或是执拗的人,多半是短命之人。讲话总是过于尖酸刻薄的人,可以断定他没有什么福分。注释气性:脾气性情。乖张:性情乖僻或执拗暴躁,和众人不同。夭亡:短命早死。深刻:尖酸
苏曼殊的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这种特殊的身世使他早年即因家庭矛盾出家为僧。但是,民族的危难又使他不能忘情现实。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日本东京加入留日学生组织的革命团体
①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②半条:一作“半消”。
相关赏析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
蒋士铨与袁牧、赵翼齐名,是性灵派诗人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他久别回家后见到母亲时母亲的欣喜之状和无微不至关怀。最后两句写自己长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
这是一首歌咏牛羊蕃盛的诗,旧说似无异议。至于《毛诗序》指实其当“宣王”中兴之时的“考牧”之作,则又未必。诗之作者大抵为熟悉放牧生活的文士,诗中的“尔”,则是为贵族放牧牛羊的 劳动者
嵩高山的北面有一个很大的洞穴,人们不知道它有多深,百姓们一年四季都来这里游玩观赏。晋代初期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人不慎掉进这个洞穴之中。同辈们都希望他能够活下去,就向洞穴里投放食物。掉
在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南端,余杭区仓前镇的余杭塘河畔,坐落着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故居。故居是章太炎先生出生、成长之地,在此度过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
作者介绍
-
李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 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鹿邑县亦因老子先后由苦县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县境内留下许多与老子息息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