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心动(荷花·夏景)
作者:徐志摩 朝代:近代诗人
- 花心动(荷花·夏景)原文:
- 寿酒还尝药,晨餐不荐鱼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曾见苕川澄碧。匀粉面、溪头旧时相识。翠被绣裀,彩扇香篝,度岁杳无消息。露痕滴尽风前泪,追往恨、悠悠踪迹。动怨忆。多情自家赋得。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绿水平湖,浸芙渠烂锦,艳胜倾国。半敛半开,斜立斜_,好似困娇无力。水仙应赴瑶池宴,醉归去、美人扶策。驻香驾、拥波心媚容,倩妆颜色。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花心动(荷花·夏景)拼音解读:
- shòu jiǔ hái cháng yào,chén cān bù jiàn yú
yì xiāng wù tài yú rén shū,wéi yǒu dōng fēng jiù xiāng shí
qǐ wàng yì guān shén zhōu lù,bái rì xiāo cán zhàn gǔ
piāo piāo hé suǒ shì,tiān dì yī shā ōu
mǎ xiāo xiāo,rén qù qù,lǒng yún chóu
wèi xiū tā、shuāng yàn guī lái,huà lián bàn juǎn
zuò dào sān gēng jǐn,guī réng wàn lǐ shē
yáo cǎo yī hé bì,chūn rù wǔ líng xī
céng jiàn sháo chuān chéng bì。yún fěn miàn、xī tóu jiù shí xiāng shí。cuì bèi xiù yīn,cǎi shàn xiāng gōu,dù suì yǎo wú xiāo xī。lù hén dī jǐn fēng qián lèi,zhuī wǎng hèn、yōu yōu zōng jī。dòng yuàn yì。duō qíng zì jiā fù dé。
fēi guǐ yì fēi xiān,yī qǔ táo huā shuǐ
lǜ shuǐ píng hú,jìn fú qú làn jǐn,yàn shèng qīng guó。bàn liǎn bàn kāi,xié lì xié_,hǎo sì kùn jiāo wú lì。shuǐ xiān yīng fù yáo chí yàn,zuì guī qù、měi rén fú cè。zhù xiāng jià、yōng bō xīn mèi róng,qiàn zhuāng yán sè。
qīng jiāng yī qǔ bào cūn liú,cháng xià jiāng cūn shì shì yōu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如果身居君位的人能做到安祥、从容、正派、沉静,既会顺又能节制,愿意给予并与世无争,这样就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下纷争。以上讲善守其位。对眼睛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明亮;对耳朵来说,最重要的
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
二十四日早餐后,仍然渡过西南门外的大溪等候车夫,许久后才出发,已经上午了。往南十里,到新田铺。那里山势渐渐开阔,正处西华山的南面,回首望去,众岩突兀,全都连成了一座山,只有高低的差
毵毵(sānsān),形容柳条细长柔软。
王勃的诗文集原有30卷,现仅存《王子安集》16卷,存诗80多首,文章90多篇。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滕王阁序》。关于〈滕王阁序〉的由来,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动的记载。原来阎公
相关赏析
- ①渡:一本作“沸”,一本作“波”。②蛾:一本作“娥”。
溪里的水清澈见底,我在溪边行走,影子照在溪里。青天落在水底下,天上的行云,也落在溪里,我却像在云里行走。风光这么美丽,使我兴奋,我禁不住高声歌唱,但是有谁来和我呢?只有空旷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据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作者曾在苏州与一歌姬同居,此词为姬去后,作者重来苏州觅去不得,回杭州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过去苏州时的欢乐;下阕写重来苏州不见故人之凄凉。词
①曹溪驿:与下文忠州、涪州均在四川。②者是:这是。春山魂:指桃花。③忠州:今四川忠县。涪州:今四川涪陵。④巴江:指长江川东一段。
小序说“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甲寅岁为公元1134年(宋高宗绍兴四年)。这年八月,词人自礼部侍郎(即春官)出知湖州,九月二十一日到任。乙卯岁为绍兴五年。这年二月,被召入朝为给事中
作者介绍
-
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