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门。后稷
作者:李攀龙 朝代:明朝诗人
- 三代门。后稷原文:
-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百谷且繁三曜在,牲牢郊祀信无穷。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人惟邦本本由农,旷古谁高后稷功。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 三代门。后稷拼音解读:
- tóng zhù jīn yōng zhèn jì gāng,shēng chuán hǎi wài bō róng qiāng
bǎi gǔ qiě fán sān yào zài,shēng láo jiāo sì xìn wú qióng。
zhī yīn rú bù shǎng,guī wò gù shān qiū
wú jī yuè yàn chǔ wáng fēi,zhēng nòng lián zhōu shuǐ shī yī
bái fà shū shēng shén zhōu lèi,jǐn qī liáng、bù xiàng niú shān dī
zì bié hòu yáo shān yǐn yǐn,gèng nà kān yuǎn shuǐ lín lín
rén wéi bāng běn běn yóu nóng,kuàng gǔ shuí gāo hòu jì gōng。
jiù shí wáng xiè、táng qián yān zi,fēi xiàng shuí jiā
qiě yù jìn xún péng zé zǎi,táo rán gòng zuì jú huā bēi
huā zhī chū jiàn zhāng,fèng guǎn fā zhāo yáng。
qīng qīng yī shù shāng xīn sè,céng rù jǐ rén lí hèn zhōng
xǐ yù chóng yáng,gèng jiā niàng jīn zhāo xīn shú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是柳永创制的慢词的一个范例。原《浪淘沙》词,为28字或54字体,而柳永这首慢词,则为135字之长篇。此词分三片。第一片写夜半酒醒时的悲戚,第二片追思以往之情事,第三片写眼前相思之
诗人以隐士身份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术语和运用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
(桓阶传、陈群传、陈群传、陈矫传、徐宣传、卫臻传、卢毓传)桓阶传,桓阶,字伯绪,长沙郡临湘县人。曾当过郡守的功曹史。太守孙坚推荐他为孝廉,后被朝廷任命为尚书郎。桓阶因父亲去世返乡奔
鹅呀,弯曲着脖子对天高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注释①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②项:颈的后部。这里指鹅的脖子
此词写微雨湿花时节,闺中女子的一段难以诉说的柔情。微雨花间,门掩双环,香销梦还,弹泪无言。
相关赏析
- 太祖圣穆皇后柴氏,邢州龙岗人,出身于豪绅世家。太祖卑微时,在洛阳听到皇后贤淑,便娶了她。太祖壮年时,喜欢饮酒赌博,爱行侠仗义,不拘细节,皇后规劝他不要太过份,因此太祖常得她内助之力
王鹏运初嗜金石,20岁后始专一于词,成就突出,在词坛声望很高,与郑文焯、朱孝臧、况周颐合称为“晚清四大家”。由于他大力倡导词学,且能奖掖后辈,著名词人文廷式、朱孝臧、况周颐等均曾受
多么厉害呀,白马驿的灾祸,可悲啊,该为它哭泣吧!但士人的生死,难道是一个人自己的事吗?当初,唐夭佑三年,梁王想让他宠爱的官吏张廷范做太常卿,唐宰相裴枢认为唐代常任命清流之士来担任太
虞卿对赵王说:“人的心情,是将使人来朝见白己呢?还是愿意将去朝见别人?” 赵惠文王说:“人们都将想使别人来朝见自己,什么缘故愿意去朝见别人?” 虞卿说:“那魏国作为合纵的领袖,
戊日吉利好时辰,师神马祖都祭享。田车辚辚真漂亮,四匹公马大又壮。驱车登上大山岗,追逐群兽意气扬。 庚午吉日好时光,匹匹良马精挑选。群兽惊慌聚一处,雄鹿雌鹿满眼前。驱赶野兽
作者介绍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历官刑部主事、陕西提学副使、浙江副使、河南按察使等。在京期间,先后与谢榛 、王世贞、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结诗社,后七子之名播于天下。李攀龙是后七子的首领之一,他持论褊狭,认为文自汉代、诗自盛唐以下,俱无足观,本朝也只推崇李梦阳一人。他认为先秦古文已有成法,创作只需模拟即可。他推崇汉魏古诗和盛唐的近体诗,往后的都加以鄙视。由于他的文学主张过于片面,限制了他本人的诗文创作,作品的摹拟痕迹太重,佳作不多。《广阳山道中》、《和余德甫江上杂咏》等诗或面对现实,感世伤时;或抒发个人哀怨,向往归隐,能写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却还可读。在李攀龙的各体诗中,以七律和七绝较优。其七律声调清亮、词采俊爽;他的某些七绝也还写得自然,能注意顿挫变化,意味隽永。但即使是好诗,也构思雷同、用词重复者多。其散文成就又在诗歌之下。著有《沧溟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