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
作者:张鸣善 朝代:唐朝诗人
- 端居原文:
-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 端居拼音解读:
- xuān jiū bǎi niǎo qún,hū jiàn gū fèng huáng
jūn gē yīng chàng dà dāo huán,shì miè hú nú chū yù guān
dú yǐ huà lán rú yǒu yì,qīng zhēn yuàn dí sòng huáng hūn
yuǎn shū guī mèng liǎng yōu yōu,zhǐ yǒu kòng chuáng dí sù qiū。
chén xīn yī piàn cí zhēn shí,bù zhǐ nán fāng bù kěn xiū
wú xiàn shāng xīn xī zhào zhōng,gù guó qī liáng,shèng fěn yú hóng
jīn líng jīn dù xiǎo shān lóu,yī xiǔ xíng rén zì kě chóu
jiē xià qīng tái yǔ hóng shù,yǔ zhōng liáo luò yuè zhōng chóu。
gū yún jiāng yě hè,qǐ xiàng rén jiān zhù
yǔ yú xī shuǐ lüè dī píng,xián kàn cūn tóng xiè wǎn qíng
píng gāo xíng yàn xià,qū zhǔ shuāng fú chū
zhòng wéi shēn xià mò chóu táng,wò hòu qīng xiāo xì xì ch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个开头与《行路难》的第一首不同。第一首用赋的手法,从筵席上的美酒佳肴写起,起得比较平。这一首,一开头就陡起壁立,让久久郁积在内心里的感受,一下子喷发出
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袁宏道曾自叙以《打枣竿》等民歌时调为诗,使他“诗眼大开,诗肠大阔,诗集大饶”,认为当时闾里妇孺所唱的《擘破玉》《打枣竿》之类,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
除了在家庭教育上称得上是天下父亲的典范,在自学成材上,苏洵也是后人的楷模。“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三字经》里对于苏洵的描述。苏洵是幸运的,创造了中国第一文人家庭的
裴让之,字士礼。十六岁丧父,几乎不胜悲哀,他的母亲辛氏流泪安抚他说:“抛弃我因丧亲过度悲哀而毁灭生命,能够作孝子吗?”从此自勉。辛氏,有高明的作妇人的准则,又熟悉礼节。丈夫去世,众
此诗写南北两军在豫章的一场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将军忠勇,力平凶顽。但它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却难以抚平。这场战争应是泛指,诗人只是依照乐府旧题顺手虚拟以表达反对战争的情绪。
全诗可分四段。前六句写南北两军对垒,形势严峻。胡风、代马、北拥,言北兵之强;照雪海谓南兵之盛。何时还,担心战争持续时间之长。“黄云惨无颜”用以烘托战争气氛的惨烈。“老母”以下六句为第二段,写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为这段中心句。战马悲鸣追攀,白杨秋月早落,为景物烘托。“
相关赏析
- 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送来了一端织有文彩的素缎。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这丝丝缕缕,该包含着夫君对我的无尽关切和惦念之情!绮缎上面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我要将它做条温暖的合欢被。
路上的意外相逢,使人意惹情牵。而伊人一去,蓬山万里,音容隔阻。绵绵相思,何时能已!这首小词以抒情为主。上片回忆途中相逢,下片抒写相思之情。柔情丽语,风流妩媚,轻柔儇巧。上片回忆途中
此词抒写舟中感怀。上片写舟中所见所感,着意景物描写。一缕斜阳,送却归帆。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惟觉轻魂如梦,不禁泪涴罗衣。下片写所感所思,着意写人。结句“惟有醉将醽醁,任他
祭文中的千年绝唱——韩愈《祭十二郎文》 南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写道:“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
作者介绍
-
张鸣善
张鸣善 元代散曲家。名择,号顽老子。原籍平阳(今属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扬州。官至淮东道宣慰司令史。填词度曲词藻丰赡,常以诙谐语讽人。张鸣善身处元末丧乱之际,深感现实的动乱与污浊,因此多有刺时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