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
作者:郑光祖 朝代:元朝诗人
- 金陵怀古原文:
-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 金陵怀古拼音解读:
- niǎn lù jiāng fēng àn,gōng tíng yě cǎo chūn。
gū zhōu xiàng guǎng wǔ,yī niǎo guī chéng gāo
yǎng tiān dà xiào chū mén qù,wǒ bèi qǐ shì péng hāo rén
lóu qián liǔ,qiáo cuì jǐ qiū fēng
lèi shī luó jīn mèng bù chéng,yè shēn qián diàn àn gē shēng
nài nán qiáng lěng luò,zhú yān huái yǔ
bǎ jiǔ zhù dōng fēng qiě gòng cóng róng
zhí shǒu xiàng kàn lèi yǎn,jìng wú yǔ níng yē
nán běi shān tóu duō mù tián,qīng míng jì sǎo gè fēn rán
shuǐ gé dàn yān xiū zhú sì,lù jīng shū yǔ luò huā cūn
yàn shēng bú dào dōng lí pàn,mǎn chéng dàn、fēng yǔ qī liáng
shāng xīn yǔ kāi fǔ,lǎo zuò běi cháo ch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重阳之日,大家一起喝菊花酒、登高山,这与传统的习俗是一样的。封将军治军威严峻厉,常让人感到一股肃杀之气。横笛凄凉的声音令南飞的大雁悚然惊动,娇美的歌声令边塞的云彩陶醉而降落。边
此词以往日之“歌韵琤琮”、“舞腰乱旋”的热烈场面,对照当日之孤独寂寞,上下片对比强烈,思念之情自然流露出来。全词采用前后互见的手法,有明写,有暗示,有详笔,有略笔,写得跌宕有致,音
长孙肥,是代郡人。昭成帝时,他十三岁,被挑选入宫侍奉。年轻有风度,果断刚毅少言语。太祖在独孤部和贺兰部时,长孙肥时常侍奉跟从,在左右抵御欺侮太祖的人,太祖很信赖依仗他。登国初年,长
这是一首咏雪词,是作者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时所作。(张草纫《纳兰词笺注》将此篇系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刘德鸿《纳兰性德“觇梭龙”新解》则以为作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
这两首诗是李清照早年和张耒《读中兴颂碑》诗所作。北宋中后期,统治阶级上层发生了剧烈的党争。最初的斗争是由王安石派的变法和司马光派的反变法而引起的。延续到后来,两派政治力量你上我下,
相关赏析
- 这首《临江仙》词,吟咏的是楚王神女相遇的故事。上片着重写景。峭壁参差的巫山十二峰,乃神女居住之所。金炉珠帐,云烟缭绕,描绘出凄清美妙的仙境。下片抒情。船行巫峡时,斜月照人。古代在这
楚王赵元佐是宋太宗的长子,因为援救赵廷美(太宗的弟弟)失败,于是得精神病,性情变得很残忍,左右的人稍有过失,就用箭射杀。太宗屡次教训他都不改过。重阳节时,太宗宴请诸王,赵元佐借
宗元饶,南郡江陵人。少年时好学,以孝敬长辈闻名。任官于梁代,初任本州主簿,改任征南府行参军,又转任外兵参军。到司徒王僧辩幕府初建,宗元饶与沛国刘师知同为主簿。高祖受禅,任晋陵令。入
二十六年春季,晋国的士..做了大司空。夏季,士..加高并加大绛都城垣,同时也加高宫墙。秋季,虢国人入侵晋国。冬季,虢国人又入侵晋国。
康海,“主盟艺苑,垂四十年”,创“康王腔”,壮秦腔之基。这个举世有名的才子,广招演员,自制乐曲,写剧本、改革声乐唱腔脸谱,自操琵琶,创建了自家戏班子,人称“康家班社”。他招收弟子在
作者介绍
-
郑光祖
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1] ,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但他的主要活动在南方,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激赏郑光祖的文词,将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列,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