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镜空上人游江南
作者:谢薖 朝代:宋朝诗人
- 送镜空上人游江南原文:
- 去住如云鹤,飘然不可留。何山逢后夏,一食在孤舟。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掩妾泪,听君歌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细雨莲塘晚,疏蝉橘岸秋。应怀旧溪月,夜过石窗流。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 送镜空上人游江南拼音解读:
- qù zhù rú yún hè,piāo rán bù kě liú。hé shān féng hòu xià,yī shí zài gū zhōu。
fāng cǎo wú qíng,gèng zài xié yáng wài
tiān jì liǎng é níng dài,chóu yǔ hèn、jǐ shí jí
lín yīng tí dào wú shēng chù,qīng cǎo chí táng dú tīng wā
yǎn qiè lèi,tīng jūn gē
xióng zhōu wù liè,jùn cǎi xīng chí
yī shēng huà jiǎo qiáo mén,fēng tíng xīn yuè huáng hūn,xuě lǐ shān qián shuǐ bīn
xì yǔ lián táng wǎn,shū chán jú àn qiū。yīng huái jiù xī yuè,yè guò shí chuāng liú。
é méi shān yuè bàn lún qiū,yǐng rù píng qiāng jiāng shuǐ liú
yáo chí ā mǔ qǐ chuāng kāi,huáng zhú gē shēng dòng dì āi
jiā jié yòu chóng yáng,yù zhěn shā chú,bàn yè liáng chū tòu
chū wén zhēng yàn yǐ wú chán,bǎi chǐ lóu gāo shuǐ jiē t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此词为北宋徽宗皇帝在1127年覆国被掳往北方五国城,北行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上片摹写杏花以寄意。“裁剪”三句写杏花之花质冰洁如白绸剪裁剪,花瓣簇绽轻柔重叠,花色淡雅似胭脂匀染
上天切莫登着龙上天,爬山切莫骑着虎。
古来贵贱结交而心不移者,唯有严子陵与汉光武帝。
周公被称为大圣人,也不容下管叔与蔡叔。
汉谣唱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说尽了汉文帝与淮南王之间的兄弟恩怨。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我军兵多而敌军兵少时,应当选择平坦开阔的地域来战胜敌人。如果兵力对比我五倍于敌时,就要分兵以三份的兵力为“正兵”进攻敌人正面,以二份的兵力为“奇兵”进攻敌人侧后;
少年张溥 一介书生张溥,成长于晚明风雨飘摇的时代。他满怀一腔热血,继东林而起,联合正义之士,组织和主持文人团体复社,欲只手撑起明朝摇摇欲坠的天下。二十三岁时他在苏州创立应社,团结
相关赏析
- 本篇以《必战》为题,乃取“攻其必救”之义,其要旨是阐述在深入敌境作战的条件下,打败坚壁不战之敌的指导原则。它认为,凡是深入敌国境内作战,对于那些固守坚城不与我决战的敌人,应当采取“
1、意象宏阔:唐代边塞诗多有从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的特色,本诗也不例外。比如像“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阴山瀚海千万里”、“塞沙飞淅沥,遥裔连穷碛”等句,都写得气势磅礴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月色
经历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它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
这是《衍波词》中的名作。“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的比喻清新尖利,以致词人被称做“王桐花”。细绎词意,此词恐亦有寄托,“往事迢迢”二句,或与其早岁《秋柳》诗一样,表现出对南明王朝的眷
作者介绍
-
谢薖
谢薖(?─1116)字幼槃,号竹友居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谢逸之弟。二人皆能诗,并称「二谢」,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终身不仕,高风亮节,为时所重。政和六年卒,《宋史翼》有传。著有《竹友集》十卷。《彊村丛书》有《竹友词》一卷。后人赞其词「尤天然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