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田家杂咏
作者:文秀 朝代:唐朝诗人
- 秋日田家杂咏原文:
- 夜来疏雨鸣金井,一叶舞空红浅
安坐废手足,嗜欲毒其肠。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
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
园居知风月,野居知星霜。
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
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力田已告成,计日宜收藏。
刈获须及时,虑为雨雪伤。
农家终岁劳,至此愿稍偿。
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岂知民力艰,颗米皆琳琅。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
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
嗟彼豪华子,素餐厌膏粱。
- 秋日田家杂咏拼音解读:
- yè lái shū yǔ míng jīn jǐng,yī yè wǔ kōng hóng qiǎn
ān zuò fèi shǒu zú,shì yù dú qí cháng。
nà nián lí bié rì,zhī dào zhù tóng lú
shang shang zhě huá,qí yè xū xī
rén yǔ xī fēng,shòu mǎ sī cán yuè
yuán jū zhī fēng yuè,yě jū zhī xīng shuāng。
wǒ zì zhōng xiāo chéng zhuǎn cè,rěn tīng xiāng xián zhòng lǐ
yī rì bú jiàn xī,sī zhī rú kuáng
xī fēng bā jiǔ yuè,jī dì qiū yún huáng。
chūn cháo qiū yè sī jūn shén,chóu jiàn xiù píng gū zhěn
jiāng wǎn zhèng chóu yú,shān shēn wén zhè gū
lì tián yǐ gào chéng,jì rì yí shōu cáng。
yì huò xū jí shí,lǜ wèi yǔ xuě shāng。
nóng jiā zhōng suì láo,zhì cǐ yuàn shāo cháng。
jūn kàn huò dào shí,lì lì zhī gāo xiāng。
huà rán cháng xiào,cǎo mù zhèn dòng,shān míng gǔ yìng,fēng qǐ shuǐ yǒng
qǐ zhī mín lì jiān,kē mǐ jiē lín láng。
liú shuǐ gū cūn,huāng chéng gǔ dào
qín kǔ shǒu héng yè,shǐ yǒu shù yuè liáng。
jiē bǐ háo huá zi,sù cān yàn gāo li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王僧达,琅玡郡临沂人,是太保王弘的小儿子。他哥哥王锡朴实无华。文帝听说僧达早熟,在德阳殿召见了他,问他的书法,读过的书和家庭等事。王僧达回答得从容闲雅,文帝非常喜欢,让他娶了临川王
沈约瘦腰 沈约从少年时代起就很用功读书,白天读的书,夜间一定要温习。他母亲担心他的身体支持不了这样刻苦的学习,常常减少他的灯油,早早撤去供他取暖的火。青年时期的沈约,已经“博通群
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选
这首词写羁旅孤栖的情景。词的上片写日间情境,于明处写景,暗里抒情,寓情于景;下片写夜间的情景,于明处抒情,衬以典型环境,情景交融。上片一开篇就推出了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
李之仪出生于沧州无棣(今山东庆云)人李氏名门望族。22岁的李之仪进士及第,初任职四明、万全县令等。他才华横溢,琴棋书画皆其所能。《四库全书》称李之仪的文章“神锋俊逸,往往具有苏轼之
相关赏析
- 本篇文章论述了善于利用地形地物。文章指出,不会利用地形地物的将领,无法取得胜利。文章还具体说明了在各种地形地物条件下,该用什么战术,甚至该用什么兵种、兵器,都讲得十分详尽。这篇文章
⑴飘黄——泛起金黄色的光彩。⑵莎(suō梭)——莎草,多生潮湿地带。⑶隐鸣蛩——蟋蟀藏在台阶的草丛中鸣叫。
萧纲自幼受徐摛、庾肩吾、张率、刘遵、陆罩等幕僚的文学趣味的熏陶。天监十六至普通元年间(517—520),年轻的萧纲(十五至十八岁)正处于形成文学观念的关键时期,又受到萧子显《南齐书
这篇《吊屈原赋》,是贾谊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受毁谤与排挤,在公元前177年(汉文帝三年)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以后所作。作者认为自己政治上的遭遇同屈原相似,因而赋中不但慨叹屈原生前的不幸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
作者介绍
-
文秀
江南诗僧。昭宗时居长安,为文章供奉。与郑谷、齐己为诗友。曾游南五台。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七四、《唐才子传》卷三。《全唐诗》存诗1首。另《锦绣万花谷后集》卷四存文秀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