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田记
作者:鲁迅 朝代:近代诗人
- 义田记原文:
-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一字无题外,落叶都愁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锺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瓢囊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以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观文正之义,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 义田记拼音解读:
- chū,gōng zhī wèi guì xiǎn yě,cháng yǒu zhì yú shì yǐ,ér lì wèi dǎi zhě èr shí nián。jì ér wèi xī shuài,jí cān dà zhèng,yú shì shǐ yǒu lù cì zhī rù,ér zhōng qí zhì。gōng jì mò,hòu shì zǐ sūn xiū qí yè,chéng qí zhì,rú gōng zhī cún yě。gōng suī wèi chōng lù hòu,ér pín zhōng qí shēn。mò zhī rì,shēn wú yǐ wéi liǎn,zi wú yǐ wéi sàng,wéi yǐ shī pín huó zú zhī yì,yí qí zi ér yǐ。
yī zì wú tí wài,luò yè dōu chóu
wū hū!shì zhī dōu sān gōng wèi,xiǎng wàn zhōng lù,qí dǐ dì zhī xióng,chē yú zhī shì,shēng sè zhī duō,qī nú zhī fù,zhǐ hū yī jǐ ér yǐ,ér zú zhī rén bù dé qí mén ér rù zhě,qǐ shǎo yě zāi!kuàng yú shī xián hū!qí xià wèi qīng,wèi dài fū,wèi shì,lǐn shāo zhī chōng,fèng yǎng zhī hòu,zhǐ hū yī jǐ ér yǐ;ér zú zhī rén cāo piáo náng wèi gōu zhōng jí zhě,yòu qǐ shǎo zāi?kuàng yú tā rén hū!shì jiē gōng zhī zuì rén yě。
yuàn wèi xī nán fēng,cháng shì rù jūn huái
lún tái dōng mén sòng jūn qù,qù shí xuě mǎn tiān shān lù
jì tíng xiāo sè gù rén xī,hé chǔ dēng gāo qiě sòng guī
gōng zhī zhōng yì mǎn cháo tíng,shì yè mǎn biān yú,gōng míng mǎn tiān xià,hòu bì yǒu shǐ guān shū zhī zhě,yǔ kě wú lù yě。dú gāo qí yì,yīn yǐ yí yú shì yún。
héng dí wén shēng bú jiàn rén,hóng qí zhí shàng tiān shān xuě
cǎi lián nán táng qiū,lián huā guò rén tóu
yàn guī huā xiè,zǎo yīn xún、yòu guò qīng míng
fāng guì xiǎn shí,zhì fù guō cháng rěn zhī tián qiān mǔ,hào yuē yì tián,yǐ yǎng jì qún zú zhī rén。rì yǒu shí,suì yǒu yī,jià qǔ xiōng zàng,jiē yǒu shàn。zé zú zhī zhǎng ér xián zhě zhǔ qí jì,ér shí gòng chū nà yān。rì shí rén yī shēng,suì yī rén yī jiān,jià nǚ zhě wǔ shí qiān,zài jià zhě sān shí qiān,qǔ fù zhě sān shí qiān,zài qǔ zhě shí wǔ qiān,zàng zhě rú zài jià zhī shù,zàng yòu zhě shí qiān。zú zhī jù zhě jiǔ shí kǒu,suì rù gěi dào bā bǎi hú。yǐ qí suǒ rù,gěi qí suǒ jù,pèi rán yǒu yú ér wú qióng。píng ér jiā jū qí dài zhě yǔ yān;shì ér jū guān zhě bà qí gěi。cǐ qí dà jiào yě。
zuó yè yǔ shū fēng zhòu,nóng shuì bù xiāo cán jiǔ
xī yàn píng zhòng bì chē léi mǎ,huán zǐ yuē:「shì yǐn jūn zhī cì yě。」yàn zǐ yuē:「zì chén zhī guì,fù zhī zú,wú bù chéng chē zhě;mǔ zhī zú,wú bù zú yú yī shí zhě;qī zhī zú,wú dòng něi zhě;qí guó zhī shì,dài chén ér jǔ huǒ zhě,sān bǎi yú rén。yǐ cǐ ér wèi yǐn jūn zhī cì hū?zhāng jūn zhī cì hū?」yú shì qí hóu yǐ yàn zǐ zhī shāng ér shāng huán zi。yǔ cháng ài yàn zǐ hǎo rén,qí hóu zhī xián,ér huán zi fú yì yě。yòu ài yàn zǐ zhī rén yǒu děng jí,ér yán yǒu cì yě;xiān fù zú,cì mǔ zú,cì qī zú,ér hòu jí qí shū yuǎn zhī xián。mèng zǐ yuē:「qīn qīn ér rén mín,rén mín ér ài wù。」yàn zǐ wèi jìn zhī。guān wén zhèng zhī yì,xián yú píng zhòng,qí guī mó yuǎn jǔ yòu yí guò zhī。
lǐ qīng qíng yì zhòng,qiān lǐ sòng é máo!
qiān gǔ jiāng shān,yīng xióng wú mì,sūn zhòng móu chù
fàn wén zhèng gōng,sū rén yě,píng shēng hào shī yǔ,zé qí qīn ér pín,shū ér xián zhě,xián shī zh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此曲风格:风格更近于豪放一路;语言也较浅近直朴,未用典故,直抒胸臆,不留余蕴。结构上则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写勘破世情而生倦,倦而归山卜居,居而恬淡适意。感情亦由浓到淡,由愤激渐趋于平静。
①诗眼:诗人的洞察力。
班婕妤(前48?——前 6年),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班固和班超的姑母。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前33年,汉成帝即位,班氏应召入宫,始为少使( 下等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当然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这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但却
北宋徽宗崇宁。大观间,即公元十二世纪之初的某一年的重阳节前,当时的权相蔡京派人请小晏填写新词,作为应节歌唱之用,小晏于是欣然为作此篇。作为重九的应节之作,小晏这首词是很特别的,他把
真理原本是至简至约的,一半是因为我们理解的需要,一半是因为所谓“饱学之士”的炫耀门楣,使它们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奥了。“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这是我们时常可以听
相关赏析
- (上) 高祖文皇帝姓杨名坚,是弘农郡华阴人。 高祖的远祖是曾在汉朝做过太尉的杨震,杨震的八代子孙叫杨铉,曾在燕做过北平太守。 杨铉生杨元寿,杨元寿在北魏做武川镇司马,子孙因而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
白朴杂剧代表作《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取材于唐人陈鸿《长恨歌传》,取自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句。剧写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故事。其情节是:幽州节度使裨将安
(李恂、陈禅、庞参、陈龟、桥玄)◆李恂传,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少学《韩诗》,教授诸生常数百人。太守颍川李鸿请署李恂为功曹,没有到职,而州里召他做从事。恰逢李鸿死去,李恂不应州之
陈师道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创作上。他自己说:“于诗初无诗法。”后见黄庭坚诗,爱不释手,把自己过去的诗稿一起烧掉,从黄学习,两人互相推重。江西诗派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列为“三宗”
作者介绍
-
鲁迅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弃医习文。1906年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发表了《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等富有战斗精神的论文。1909年8月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课余辑录亡佚古代小说。1912年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部员。到北京后,任社会教育司科长、佥事。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家族制度与封建礼教。此后「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发表《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杰作。同时,他还结合斗争需要,创造了被称为匕首或投枪的文体,写了许多杂文和论文,后来结成杂感集《热风》,论文则收入《坟》。1920年8月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兼课,编定《中国小说史略》等书,并相继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1925年领导青年建立莽原社、未名社,主编《莽原》,翻译介绍外国文学。1926年8月在军阀迫害下,离京到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0月到上海,专事著述。1929年主编《科学的艺术论丛书》。1930年参加发起并组织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左联」领导工作。其间,还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与国民党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在上海期间,陆续出版9本杂文集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先后编辑《语丝》、《奔流》、《朝花》、《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文学刊物,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1936年10月19日,这位伟大的文化巨人因积劳成疾卒于上海。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并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一生著译约近1000万字,计有小说集3部,杂文集17部,散文诗集1部,回忆散文集1部,1400多封书信,还有1912年5月5日到1936年10月18日的日记(其中1922年的已佚),以及《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他还翻译了14个国家将近100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印成33部单行本。此外还辑录、校勘古籍18种。这些著作曾有各种不同版本出版,现有1959年版《鲁迅译文集》10卷,1981年版《鲁迅全集》16卷等。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鲁迅的一生,得到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新文化的方向。」对于鲁迅思想和创作的研究,是从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后开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汇编了这方面的部分重要成果。另外尚有鲁迅研究专家的多种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