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
作者:徐弘祖 朝代:明朝诗人
- 七哀原文:
-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浮沉各异势,回合何时谐?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 七哀拼音解读:
- píng zhàng dān qīng zhòng shěng shí,yíng yíng,yī piàn shāng xīn huà bù chéng
jūn xíng yú shí nián,gū qiè cháng dú qī。
jì mò zhài mén cūn luò lǐ,yě jiào chā liǔ jì nián huá
táo hóng fù hán sù yǔ,liǔ lǜ gèng dài cháo yān
fēng qū jí yǔ sǎ gāo chéng,yún yā qīng léi yīn dì shēng
fú chén gè yì shì,huí hé hé shí xié?
míng yuè zhào gāo lóu,liú guāng zhèng pái huái。
jūn huái liáng bù kāi,jiàn qiè dāng hé yī。
shǒu zhǒng táng qián chuí liǔ,bié lái jǐ dù chūn fēng
jiè wèn tàn zhě shuí,yán shì dàng zi qī。
méng liǔ tiān sī mì,hán chuī zhī kōng luó
shàng yǒu chóu sī fù,bēi tàn yǒu yú āi。
shòu xuě yī hén qiáng jiǎo,qīng zǐ yǐ zhuāng cán è
jūn ruò qīng lù chén,qiè ruò zhuó shuǐ ní。
jìn lái pān zhé kǔ,yīng wèi bié lí duō
qù nián dōng wǔ jīn xī,míng yuè bù shèng chóu
yuàn wèi xī nán fēng,cháng shì rù jūn huá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张弘策字真简,范阳方城人,是文献皇后的堂弟。从小以孝顺而出名。他母亲曾生病,连续五天不能吃饭,弘策也不吃不喝。母亲勉强喝了点粥,他才吃了母亲剩下的粥。母亲去世后,他三年不吃有盐的菜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它巧妙地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个个性爽朗、感情强烈的女性形象。既真实的刻画了女主人公心倾意烦、思虑万千的神情状态,同时也显示了她思想的冷静和周密。原诗中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关中地区闹革命,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在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经亲友的帮助
①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如水:形容剪刀的锋利。②吴盐:吴地所出产的洁白细盐。③幄:帐。④兽香:兽形香炉中升起的细烟。⑤谁行(háng):谁那里。⑥直是:就是。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引》,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
相关赏析
-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名亨,玄宗的第三个儿子,母亲名杨氏,乃元献皇后。景云二年(711)九月三日生。初名嗣升,两岁封为陕王,五岁被任命为安西大都护、河西四镇各蕃邦部落大使。皇上
孝闵皇帝名讳觉,字陁罗尼,是太祖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元皇后。西魏大统八年,生于同州官舍。九岁时,被封为略阳郡公。当时有位善于看相的人史元华见到孝闵帝,回家后对自己的亲属说:“这个公
黄庭坚被卷入新旧党的斗争后,曾贬谪四川的黔州(治所在今彭水)、戎州(治所在今宜宾)数年,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五十一岁时,奉召自四川回到湖北,乞知太平州(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在
王世贞最初因为文学观点与归有光相左而讨厌他,后来却又不得不佩服他,认为归有光可与韩愈、欧阳修相提并论。值得一提的是,王世贞晚年时文风亦有转变,主张“文必秦汉”的他甚至沉迷阅读苏轼的
生平事迹 萧纲七岁出宫,七至十一岁在京城及其附近做官,十二至十四岁出远藩,先后担任荆州刺史、江州刺史。此前只是个儿童少年,若说他已经具备系统的文学理想,不免夸大其词,最多只能说具
作者介绍
-
徐弘祖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崇祯十年(1637)正月十九日,由赣入湘,从攸县进入今衡东县境,历时55天,先后游历了今衡阳市所辖的衡东、衡山、南岳、衡阳、衡南、常宁、祁东、耒阳各县(市)区,三进衡州府,饱览了衡州境内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观,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胜、风土人情的15000余字的衡游日记。他对石鼓山和石鼓书院的详尽记述,为后人修复石鼓书院提供了一笔珍贵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