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道中忆钱塘旧游)
作者:于右任 朝代:近代诗人
- 满庭芳(道中忆钱塘旧游)原文:
- 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
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雨蓑烟笠严陵近,惭愧清流照客颜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三年,江上梦,青衫风日,白纻尘泥。听几声黄鸟,粤树闽溪。长是春朝多病,今年更、添得相思。须归去,倦游滋味,犹有个人知。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云暖萍漪,雨香兰迳,西湖二月初时。两山十里,锦绣照金_。柳外阑干相望,弄东风、倚遍斜晖。朋游好,乱红堆里,一饮百篇诗。
- 满庭芳(道中忆钱塘旧游)拼音解读:
- shì wèn xiāng guān hé chǔ shì,shuǐ yún hào dàng mí nán běi
yī bié jiā shān yīn xìn yǎo,bǎi zhǒng xiāng sī,cháng duàn hé shí le
xī fēng chuī lǎo dòng tíng bō,yī yè xiāng jūn bái fà duō
tì líng yǔ miàn huǐ xíng yán,shuí néng huái yōu dú bù tàn
guān gài mǎn jīng huá,sī rén dú qiáo cuì
yǔ suō yān lì yán líng jìn,cán kuì qīng liú zhào kè yán
qīng jī ruò gǔ sàn yōu pā,gèng jiāng jīn ruǐ fàn liú xiá
yà fū yíng pàn liǔ méng méng,suí zhǔ dī biān sì lù tōng
sān nián,jiāng shàng mèng,qīng shān fēng rì,bái zhù chén ní。tīng jǐ shēng huáng niǎo,yuè shù mǐn xī。zhǎng shì chūn cháo duō bìng,jīn nián gèng、tiān dé xiāng sī。xū guī qù,juàn yóu zī wèi,yóu yǒu gè rén zhī。
píng míng rì chū dōng nán dì,mǎn qì hán guāng shēng tiě yī
zhāng hàn jiāng dōng qù,zhèng zhí qiū fēng shí
yún nuǎn píng yī,yǔ xiāng lán jìng,xī hú èr yuè chū shí。liǎng shān shí lǐ,jǐn xiù zhào jīn_。liǔ wài lán gān xiāng wàng,nòng dōng fēng、yǐ biàn xié huī。péng yóu hǎo,luàn hóng duī lǐ,yī yǐn bǎi piān sh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一篇是自警自励的诗。诗人久客还乡,一路看到种种事物今昔不同,由新故盛衰的变化想到人生短暂,又想到正因为人生短就该及时努力,建功立业,谋取不朽的荣名。此诗含义为何,佳处为何,要理解
皓月当空,与友人小酌堂前,梅香阵阵,月色溶溶,如此春宵,确是少年行乐的佳境;不像秋光那样,只照着断肠的离人。词的意境宛如一杯醇酒,饮之令人欲醉。据《后山诗话》载,苏公居颍,春夜对月
斟满淡绿色的美酒劝您再住几日,请不要就这样匆匆忙忙地离去.三分春色中已经过去了二分怎么不令人发愁,剩下的一份春色又充满了凄风苦雨.花开花落已经遇到过多少次?暂且高歌畅饮再不要谈论伤
本文篇幅短而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艰深。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爱读,而且易于成诵,关键是教师要仔细而认真地指导学生诵读。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成诵。内容也要讲讲,但不宜过深,
我必须深刻地吸取教训,使其成为免除后患的信条:不再轻忽小草和细蜂,受毒被螫才知是自寻烦恼;不再听信小巧柔顺的鹪鹩,它转眼便化为凶恶的大鸟;国家多变故已不堪重负,我似乎又陷入苦涩
相关赏析
- 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句子,而且根据生活的经验,清明这一天常下雨,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应该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所以诗里感叹“只恐风花一片飞”吧。全诗将春天原野上清新
本篇文章论述了将领修养。但集中论述的却是“骄”和“奢”两个方面,把这两条列为带兵的大忌。文章详细列举了“骄”和“奢”的严重危害,最后还引用孔老夫子的圣言加以证明,进一步突出了“骄”
有志气的人在处理事情时,只问如何做是对的,并不问这样做为自己带来的究竟是福是祸;读书人在写文章或是著书立说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立论要公平公正,若能更进一步去要求精要详尽,那就更可
在异地他乡适逢七夕佳节,更增加旅人的思乡思亲的情怀。可是远离家乡,看不见妻子在月下穿针乞巧,对月怀人,诗人生起无限羁旅穷愁、去国怀乡之感。孟浩然诗歌大胆抒发个人的理想愿望,给开元诗
《触龙说赵太后》出自《战国策*赵策四》,《史记》将此文系于《赵世家》孝成王元年(当周赧王五十年、齐襄王十九年)。后世学者对此定位无异议,因为只有这个时间才有可能出现赵太后新用事的情
作者介绍
-
于右任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陕西省三原县人,祖籍陕西泾阳斗口村(“斗口于家”),政治家、活动家、“当代草圣”,杰出中国流艺术家、教育家、诗人,也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附注:一八七九年(清光绪五年),于右任先生出生于陕西三原县东关河道巷,以后“又在三原读书应试,因此就著籍为三原人了。”]
原名伯循,字右任,曾用名刘学裕(意为留学于)、原春雨,诱人典出《四书》“夫子循循善诱人”。后取谐音因而自称“右衽”,“衽”即衣襟,“任”由“衽”的谐音而来,中原地区的人往往以“左衽”为受异族统治的代词,而于右任为自己起的字“右衽”就是和“左衽”反其道而行之。笔名“神州旧主”、别署“骚心”,号“髯翁”,晚号“太平老人”。于右任三十多岁时就黑髯飘胸,其后文化界同仁多有“髯翁”、“右老”之称,民间亦称曰“于胡子”。
慈禧逃到西安后,于右任冒着违抗清廷留长发辫的危险,请伙伴给自己照一幅散发照,于右任即兴吟出一副对联写出贴在身后做背景:“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
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期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他是国民党的元老,又是书法家、著名报刊活动家、教育家,与好友刘觉民等人先后创办复旦公学和中国公学,筹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主张。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交通次长,主持部务。后出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以反对袁世凯。1922年,于右任创办上海大学。1926年,他与冯玉祥、刘觉民等人解救西安之围,出任驻陕总司令。后担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
于右任,擅长诗词、书法,所创“标准草书”,深受海内外学人欢迎,并著有《于右任诗词集》《标准草书千字书》等。
可以说,他是中国近代书法史上的书法艺术大家,尤擅魏碑与行书、章草结合的行草书,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另外二位为王羲之、颜真卿)。
于右任是民主革命的先驱,在辛亥革命时期,他是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教育家、诗人。他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被尊称为“元老记者”。
1906年4月,于右任为创办《神州日报》赴日本考察新闻并募集办报经费,在日本得会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1907年起,先后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等,积极宣传革命,他创办的报纸在揭露贪官污吏,揭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1912年春,孙中山辞职,于右任亦辞职,回上海继续办报。“二次革命”失败,《民立报》被查封,于避居日本,从事反袁斗争。
1922年,他参与创办上海大学。1927年起,任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陕西省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委、国民党政府委员兼审计院长和监察院长。后去台湾。1964年11月10日,病逝于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