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诗 / 偶成
作者:颜之推 朝代:南北朝诗人
- 劝学诗 / 偶成原文:
-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作:少年易老学难成)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劝学诗 / 偶成拼音解读:
- chéng tóu yī piàn xī shān yuè,duō shǎo zhēng rén mǎ shàng kàn
nìng kě zhī tóu bào xiāng sǐ,hé céng chuī luò běi fēng zhōng
cāng hǎi yuè míng zhū yǒu lèi,lán tián rì nuǎn yù shēng yān
chuān zhēn rén zài hé huān lóu,zhēng yuè lù、yù pán gāo xiè
bái shuǐ mǎn chūn táng,lǚ yàn měi jiǒng xiáng
dōng fēng dòng bǎi wù,cǎo mù jǐn yù yán
bā shān chǔ shuǐ qī liáng dì,èr shí sān nián qì zhì shēn
shào nián yì lǎo xué nán chéng,yī cùn guāng yīn bù kě qīng。(yī zuò:shào nián yì lǎo xué nán chéng)
xuè rǎn hóng jiān,lèi tí jǐn jù xī hú qǐ yì xiāng sī kǔ
ruò duì huáng huā gū fù jiǔ,pà huáng huā、yě xiào rén cén jì
wèi jué chí táng chūn cǎo mèng,jiē qián wú yè yǐ qiū shēng。
yù jì cǎi jiān jiān chǐ sù shān cháng shuǐ kuò zhī hé chǔ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通假字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云销雨霁 (“销”通“消”,消散)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接孟氏之芳邻 (“接”通“结”,结交)古今异义千里逢迎 (逢迎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
故事经过 楚汉之争时,项羽倚仗兵力强大,违背谁先入关中谁为王的约定,封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王,自封为西楚霸王。刘邦听从谋臣张良的计策,从关中回汉中时,烧毁栈道,表明自己不再进关中。
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的亲生儿子诸葛瞻出生,史书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但他从小就聪慧可爱,擅长书画,记忆力很强。长大后从低级军官做起,一直升到他父亲曾担任过的军师将
在宋末词人中,蒋捷词别开生面,最有特色和个性。在社交上,他与声同气应的周、王、张等人不见有任何来往,词风也是另辟蹊径,不主一家,而兼融豪放词的清奇流畅和婉约词的含蓄蕴藉,既无辛派后
相关赏析
- 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直抵京城。元美出行之时,正当拂晓,城头上斜挂一弯西垂的冷月。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漠漠”,是寂静无声之意;“恶”,在这里是“猛烈”之意,是由“狠、厉害”的意思引申而来,此义至今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保留着(如鲁西南和豫东)。首二句说
索头虏姓拓跋氏,他的先人是汉代人李陵的后人。李陵投降匈奴,后裔有千百种,各有各的名号,索头是其中的一种。晋代初年,索头种有几万部落在云中一带。惠帝末年,并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在晋阳被
濮阳商人吕不韦到邯郸去做买卖,见到秦国入赵为质的公子异人,回家便问父亲:“农耕获利几何?”其父亲回答说:“十倍吧。”他又问:“珠宝买卖赢利几倍?”答道:“一百倍吧。”他又问:“如果
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所以旧说随意性很大,如《毛诗序》以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说“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
作者介绍
-
颜之推
颜之推(531年-约595年),字介,汉族,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北齐书》本传所载《观我生赋》,亦为赋作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