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诗二首
作者:陈敬容 朝代:近代诗人
- 又诗二首原文:
-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时人若觅长生药,对景无心是大还。
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何用烧丹学驻颜,闹非城市静非山。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省悟前非一息间,更抛闲事弃尘寰。徒夸美酒如琼液,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
休恋娇娥似玉颜。含笑谩教情面厚,多愁还使鬓毛斑。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云中幸有堪归路,无限青山是我山。
- 又诗二首拼音解读:
- sāo xiè xī fēng nòng wǎn hán,cuì xiù yǐ lán gān
quàn wǒ zǎo huán jiā,lǜ chuāng rén shì huā
míng yuè,míng yuè,hú jiā yī shēng chóu jué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zhāo lù dài rì xī
shí rén ruò mì cháng shēng yào,duì jǐng wú xīn shì dà hái。
yuàn yuè cháng yuán,xiū yào zàn shí quē
xuán shì qún hān yè,huáng xī dú diào shí
hé yòng shāo dān xué zhù yán,nào fēi chéng shì jìng fēi shān。
fán zhī róng yì fēn fēn luò,nèn yè shāng liáng xì xì kāi
xǐng wù qián fēi yī xī jiān,gèng pāo xián shì qì chén huán。tú kuā měi jiǔ rú qióng yè,
bì hú hú shàng liǔ yīn yīn,rén yǐng chéng bō jìn,cháng jì nián shí huān huā yǐn
xiū liàn jiāo é shì yù yán。hán xiào mán jiào qíng miàn hòu,duō chóu hái shǐ bìn máo bān。
juǎn jǐn chóu yún,sù é lín yè xīn shū xǐ
gǔ gōng xián dì shǎo,shuǐ gǎng xiǎo qiáo duō
yún zhōng xìng yǒu kān guī lù,wú xiàn qīng shān shì wǒ sh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
故居 镇江市区梦溪园,是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晚年居住的地方。梦溪园原有面积约十亩左右,园里有岸老堂、萧萧堂、壳轩、深斋、远亭、苍峡亭等建筑,还有一条溪水流经园内。梦溪园是原梦溪园的
明朝的周忱任江南巡抚时,身边随时带有一本记事册,详细记载每日的行事,巨细靡遗。即使每日天候的阴晴风雨也一并详加记录。刚开始,有许多人不明白周忱为什么要如此费事。一天,有位船
“情如之何”三句,以一“情”字总合全词。此言词人年已垂暮,然仍旧羁旅在外,且还要送亲如兄弟的翁五峰赴鄂州前线御敌,不由思绪万千。“便江湖”四句,临别赠言。词人说:我俩虽然将要分离,
这首词抒发作者对歌女小苹怀念之情。据他在《小山词·自跋》里说:“沈廉叔,陈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几个歌”晏每填一词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沈“持酒听之,为一笑乐”晏几道写
相关赏析
- ○梁士彦 梁士彦字相如,定安乌氏人。 年少时行侠仗义,不愿在州郡做官。 性情刚烈果敢,喜欢评判别人的是非曲直。 好读兵书,并涉猎经史。 北周时凭军功拜为仪同三司。 周武
大凡对敌作战,必须首先做到判断敌情周详准确,然后再出兵与敌人攻战。如果不研究敌情就轻率前进,不进行周密谋划就贸然出战,就一定要被敌人打败。诚如兵法所说:“有勇无谋的将领必定会轻率与
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以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画蛇添足"这句成语,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办糟了。
①结茅:指盖造简陋的房屋。因其屋顶用茅草所盖,故称。韦应物《淮上遇洛阳李主簿》诗有“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水石:犹言山和水,有泉水又有岩石。澹寂:恬静而又孤寂。益:增加。闲吟:
作者介绍
-
陈敬容
陈敬容(1917.9.2-1989.11.8),女,汉族,作家,原籍四川乐山。代表作品《窗》。
1932年春读初中时开始学习写诗。1934年底只身离家前往北京,自学中外文学,并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中文系旁听。这时期开始发表诗歌和散文。第一首诗《十月》作于1935年春,1946年在上海《联合日报晚刊》上发表。1938年在成都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5年在重庆当过小学教师,1946年当过杂志社和书局的编辑。同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星雨集》,并到上海,专门从事创作和翻译。1948年参与创办《中国新诗》月刊,任编委。她是《九叶集》诗友成员。1949年在华北大学学习,同年底开始从事政法工作。1956年任《世界文学》编辑,1973年退休。
1978年起,重新执笔创作,10年来发表诗作近200首,散文和散文诗数十篇,并有新的译著问世。1981年至1984年曾为《诗刊》编外国诗专栏。诗集《老去的是时间》获1986年全国优秀新诗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