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中偷路入故乡
作者:许有壬 朝代:唐朝诗人
- 乱中偷路入故乡原文:
- 一国半为亡国烬,数城俱作古城空。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愁看贼火起诸烽,偷得馀程怅望中。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君马黄,我马白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 乱中偷路入故乡拼音解读:
- yī guó bàn wèi wáng guó jìn,shù chéng jù zuò gǔ chéng kōng。
fēng xiū zhù péng zhōu chuī qǔ sān shān qù
zhěn shàng qián chuí lèi,huā jiān àn duàn cháng
shí wǔ rù hàn gōng,huā yán xiào chūn hóng
chóu kàn zéi huǒ qǐ zhū fēng,tōu dé yú chéng chàng wàng zhōng。
kǔ xīn qǐ miǎn róng lóu yǐ,xiāng yè zhōng jīng sù luán fèng
yún lǐ dì chéng shuāng fèng quē,yǔ zhōng chūn shù wàn rén jiā
jūn mǎ huáng,wǒ mǎ bái
chóu yán yǔ shuāi bìn,míng rì yòu féng chūn
jīn xī bù dēng lóu,yī nián kōng guò qiū
dàn yuè lí huā,jiè mèng lái、huā biān láng wǔ
àn àn dàn dàn zǐ,róng róng yě yě hu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父亲裴王圭,做过正员外郎。松之八岁时就通晓了《论语》、《毛诗》。他博览古书,立身处世简朴。二十岁时做了殿中将军,此官是直接保护皇帝安全的。晋孝武帝在太元
二十四日早餐后,仍然渡过西南门外的大溪等候车夫,许久后才出发,已经上午了。往南十里,到新田铺。那里山势渐渐开阔,正处西华山的南面,回首望去,众岩突兀,全都连成了一座山,只有高低的差
这首词写游子的伤秋怀人之情。首句写出了独处孤旅,双在秋风叶落之时萦绕于游子心中的渴求温暖的呼唤,为古今诗词的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的定下了萧杀的基调。接着便展开具体描绘。“一叶落,天下
沈佺期(约656~约714或715),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由协律郎累迁考功员外郎。曾因受贿入狱。出狱后复职,迁给事中。中宗即位,因
左思(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诗人。左思家世儒学,出生寒微。其父左熹,字彦雍,起于小吏,曾任武帝朝殿中侍御史、太原相、弋阳太守等。少时曾学书法鼓琴
相关赏析
- 元坦,祖父是魏献文皇帝,咸阳王元禧的第七个儿子。元禧被杀后,兄元翼、元树等五人相继南逃,所以元坦得以继承王位,改封敷城王。永安初年,恢复本来的封爵咸阳郡王,几次升任为侍中。庄帝从容
碧梧:绿色的梧桐树。常用以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仪态。清商: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古谓其调凄清悲凉,故称。三径:汉·蒋诩,隐居故里。庭中辟三径,闭门谢客,唯与高逸之士求仲、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
公元422年(永初三年),谢灵运被降职外放永嘉任太守。诗人在郡不理政务,恣情遨游山水。每游一处,必有诗篇记胜。这首诗即是其一。据《读史方舆纪要》说:“(永嘉)西北二十里有青嶂山,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帝王君主,也难免会有过失。重要的是对待过失的态度。掩过饰非,只能酿成更大的过错;闻过则改,就能大大降低损失。太宗度量宽宏,勇于自省,从善如流,堪称表率。
作者介绍
-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