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武当逸禅师兰若
作者:谢榛 朝代:明朝诗人
- 题武当逸禅师兰若原文:
-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酒市渐闲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禅定人。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我身本似远行客,况是乱时多病身。
- 题武当逸禅师兰若拼音解读:
- yì qiú wú jià bǎo,nán de yǒu qíng láng
hàn shuǐ dōng liú,dōu xǐ jǐn、zī hú gāo xuè
fǔ shì luò yáng chuān,máng máng zǒu hú bīng
bái fà bēi míng jìng,qīng chūn huàn bì qiú
xì yǔ shī yī kàn bú jiàn,xián huā luò dì tīng wú shēng
táo wèi fāng fēi xìng wèi hóng,chōng hán xiān xǐ xiào dōng fēng
jiǔ shì jiàn xián dēng huǒ,zhèng qiāo chuāng、luàn yè wǔ fēn fēn
fù guì bì cóng qín kǔ dé,nán ér xū dú wǔ chē shū
yǔ zhōng jìn huǒ kōng zhāi lěng,jiāng shàng liú yīng dú zuò tīng
jīng shān shè shuǐ xiàng hé chǔ,xiū jiàn zhú lín chán dìng rén。
tóng huā bàn mǔ,jìng suǒ yī tíng chóu yǔ
wǒ shēn běn shì yuǎn xíng kè,kuàng shì luàn shí duō bìng shē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这首诗简述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史实,展示了中兴碑雄奇瑰伟的特色,赞颂了中兴功臣们为护国安民而鏖战沙场的崇高精神。这是一首咏怀古迹的诗作,既凭吊古人,发百年兴废之感慨;又自抒胸襟,表达了
本篇以《怒战》为题,旨在阐述加强部队仇恨敌人心理的教育对夺取作战胜利的重要性。它认为,只有在战前教育和激励士卒仇恨敌人,尔后再行出战,才能使其奋勇杀敌,夺取胜利。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
古往今来的社会兴衰,关键因素是国家的政务是否清明、制度是否进步。至于地形、自然灾害之类的原因只是枝节问题。同一个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就是两个不同的面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国家之间自然资
杜重威,他的祖先是朔州人,近世搬家到太原。祖父杜兴,是振武军牙将。父亲杜堆金,服事后唐武皇李克用,担任先锋使。杜重威年少服事后唐明宗李嗣源,从护圣军校升任防州刺史。他的妻子就是后晋
历史背景九月甲午时,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
相关赏析
-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
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富有哲理,蕴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
上阕抒写自己沦落风尘、俯仰随人的无奈。“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首句开门见山,特意声明自己并不是生性喜好风尘生活。封建社会中,妓女被视为冶叶倡条,所谓“行云飞絮共轻狂”,就代表了
贾谊在长沙做了三年太傅,有只鸟飞进他的住所。鵩鸟长得很像猫头鹰,是不祥的鸟。贾谊因为被贬到长沙,长沙气候很潮湿,此时看到猫头鹰,认为自己寿命已不长了,于是写了一篇赋来自我安慰。赋文
城浑从周国出游,三个人相遇同行,向南到楚国游历,一直到新城。城浑向新城的县令游说说:“郑国、魏国,对楚国来说是弱国;然而秦国,却是楚国的强大敌人。郑国、魏国弱,可是楚国却用上梁的兵
作者介绍
-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