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女
作者:刘孝威 朝代:南北朝诗人
- 蚕女原文:
- 靡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东邻女新嫁,照镜弄蛾眉。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但忧蚕与桑,敢问结发期。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著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养蚕先养桑,蚕老人亦衰。
妾家非豪门,官赋日相追。
苟无园中叶,安得机上丝。
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鸣梭夜达晓,犹恐不及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 蚕女拼音解读:
- mí wú yíng shǒu qì xié huī,wén dào lín jiā fū xù guī
dōng lín nǚ xīn jià,zhào jìng nòng é méi。
shān yuǎn tiān gāo yān shuǐ hán,xiāng sī fēng yè dān
fǔ shì luò yáng chuān,máng máng zǒu hú bīng
dàn yōu cán yǔ sāng,gǎn wèn jié fà qī。
xuàn fú huá zhuāng zhuó chù féng,liù jiē dēng huǒ nào ér tóng
běi chuāng gāo wò,mò jiào tí niǎo jīng zhe
gē zhōng bù jìn yì,bái rì luò kūn míng
jūn bú jiàn zǒu mǎ chuān xíng xuě hǎi biān,píng shā mǎng mǎng huáng rù tiān
yǎng cán xiān yǎng sāng,cán lǎo rén yì shuāi。
qiè jiā fēi háo mén,guān fù rì xiāng zhuī。
gǒu wú yuán zhōng yè,ān dé jī shàng sī。
zhěn zhàng xūn lú gé xiù wéi,èr nián zhōng rì kǔ xiāng sī,xìng huā míng yuè shǐ yīng zhī
míng suō yè dá xiǎo,yóu kǒng bù jí shí。
ǒu rán zhí lín sǒu,tán xiào wú hái qī
yù xún fāng cǎo qù,xī yǔ gù rén wé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文风简介 袁枚的古体诗长期以来更是受到忽略。实际上,古体诗创作集中体现了袁枚诗歌的天才特色,激情澎湃,纵横恣肆,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呈现出不同于近体诗创作的美学特征,是我们全面认
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登上那
陶宗仪《辍耕录》云:吾乡柯敬仲先生,际遇文宗,起家为奎章阁鉴书博士,以避言路居吴下。时虞邵庵先生在馆阁,赋《风入松》词寄之。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全词抒写了对柯敬仲的敬爱。“杏花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
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梅花的。梅花腊月发花、多白色,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文人多咏之。词的上片写梅之风韵。开头二句写其颜色。“疏疏淡淡”,谓其花影稀疏,花色浅淡,颜色天真自
相关赏析
- 明太祖即位初期想发行纸币,但筹备过程中屡次遭遇困难,有一天夜晚梦见有人告诉他说:“此事若想成功,必须取秀才心肝。”太祖醒后,想到梦中人话,不由说道:“难道是要我杀书生取心肝吗?
本篇以《攻战》为题,旨在阐述采用进攻方式作战时所应掌握的原则。它认为,进攻作战是以“知彼”为前提条件的。就是说,一旦了解到敌人有被我打败的可能时,就要不失时机地向敌人发动进攻,这样
魏文侯和田子方一起饮酒谈论音乐的事。魏文侯说:“钟声不协调了吧?左面的声音高。”田子方笑了起来。魏文侯说:“为什么笑?”田子方说:“臣下听说,做国君的明理就喜欢治官之道:不明理就偏
孝献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214) 汉纪五十九汉献帝建安十九年(甲午,公元214年) [1]春,马超从张鲁求兵,北取凉州,鲁遣超还围祁山。姜叙告急于夏候渊,诸将议欲须魏公操节
岸边的杨柳青翠茂盛,野鸟在那里藏其行踪。鸥鹭站在溪边觅食与世无争。近在咫尺的钟山被云雾遮盖,时隐时现显得朦朦胧胧。对着水面整理我的乌纱帽,水中可以看到我两鬓稀疏花白的倒影。故乡
作者介绍
-
刘孝威
刘孝威(?~548)南朝梁诗人、骈文家。名不详,字孝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第六弟。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诗胜,三兄孝仪以文胜,故孝绰有“三笔六诗”之誉,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孝威集》十卷,今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有《刘孝仪孝威集》。今存诗约六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