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作者:朱彝尊 朝代:清朝诗人
-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原文:
-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
骑马倚斜桥, 满楼红袖招。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菩萨蛮】
如今却忆江南乐, 当时年少春衫薄。
一朵江梅春带雪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五更枥马静无声邻鸡犹怕惊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翠屏金屈曲, 醉入花丛宿。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此度见花枝, 白头誓不归。
-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拼音解读:
- fāng cǎo píng shā,xié yáng yuǎn shù,wú qíng táo yè jiāng tóu dù
qí mǎ yǐ xié qiáo, mǎn lóu hóng xiù zhāo。
cháng yǐ duàn,lèi nán shōu xiāng sī zhòng shàng xiǎo hóng lóu
【pú sà mán】
rú jīn què yì jiāng nán lè, dāng shí nián shào chūn shān báo。
yī duǒ jiāng méi chūn dài xuě yù ruǎn yún jiāo,gū shè jī fū jié
fēng xiāo xiāo xī yì shuǐ hán,zhuàng shì yī qù xī bù fù huán
hán dān yì lǐ féng dōng zhì,bào xī dēng qián yǐng bàn shēn
xiāng kàn liǎng bù yàn,zhǐ yǒu jìng tíng shān
wǔ gēng lì mǎ jìng wú shēng lín jī yóu pà jīng
tàn fèng jiē shēn fǒu,shāng lín yuàn dào qióng
cuì píng jīn qū qǔ, zuì rù huā cóng sù。
shuǐ jí kè zhōu jí,shān huā fú miàn xiāng
qīng shān zhē bú zhù,bì jìng dōng liú qù
cǐ dù jiàn huā zhī, bái tóu shì bù gu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黄帝说:我以为用九针治疗疾病是小道,先生却说它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我觉得这恐怕是过于夸大了针的作用,请讲讲其中道理。岐伯说:什么东西比针更大呢?比针大的,有各种兵器,但兵
忠厚二字可以分开来说,在社会上做事最重要的便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也就是尽己之心于工作,这是就“忠”而言,而“厚”是待人敦厚。既不欺人,又能宽待他人,这是在人际上所能达到的最完
史达祖本来是一位“婉约派”的词人。前人之所以盛赞他,主要是因为他具有那种婉丽细腻的词风。其实,他的词风并不局限于“婉约”一路。像这首词,就抒发了他胸中不常被人看见的豪气激情,在风格
⑴靡(mí)芜:草名,其茎叶糜弱而繁芜。古乐府《上山采靡芜》:“上山采靡芜,下山逢故夫。”诗中表现弃妇哀怨之情。⑵别日:他日,指去年秋离别之日。⑶信息稀:一作“信息违”。
初封代王 薄姬是吴(今江苏)人,秦末,魏豹自立为魏王,纳薄姬为妾。楚汉战争初期,魏王豹被韩信、曹参打败,她也成了俘虏,后被送入织室织布,而魏豹被刘邦派去守荥阳,后被刘邦手下周苛为
相关赏析
- 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汉末文人,面对的却是一个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是骐骥,总得有识马的伯乐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壮志万丈而报国无门,——在茫茫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十月,杜甫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任命。十一月,杜甫从京城长安去奉先县(治所在今陕西蒲城)探家,安禄山恰在此时造反。杜甫经骊山时,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无从
⑴低迷:模糊不清。⑵菰:俗称“茭白“。蒲:蒲柳,即水杨。这句说,萧瑟的秋风吹刮着杂乱的茭白和蒲柳发出凄切悲哀的声音。⑶危樯:船上高高的桅杆。⑷心折:比喻伤心之极。⑸长庚:即金星,又
人类包含着天地阴阳之间的灵气,有着悲哀欢乐喜悦愤怒的情感。圣人传下典范,作为人民的准则。节制他们的骄淫,来防止他们暴乱;崇拜天地,虔心敬奉鬼神,排列尊卑位序,定下夫妇道义,然后对国
孟子离开齐国,在昼邑歇宿。有个想替齐王挽留孟子的人来看孟子,严肃地端坐着与孟子谈话,孟子不理睬他,靠着几案睡觉。 客人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先一天斋戒沭浴后才敢跟您说话,先
作者介绍
-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词人,学者。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三十一年归里,专事著述。朱彝尊作文、考据都擅长。诗歌工整雅健,与当时王士禛南北齐名。以他为代表的浙派词(一称浙西派)和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词派,在词坛并峙称雄。他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朱彝尊论词重「醇雅」,讲究寄托。但他又以为诗词有别,词宜于宴乐嬉逸,歌咏太平,这对浙派词人和他自己的作品都起了不良影响。朱彝尊的词现存500多首,风格清雅疏宕。但过分追求技巧,讲究声律,偏重词句琢磨,作品虽多,题材仍不免狭窄。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