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兄
作者:董以宁 朝代:清朝诗人
- 送兄原文:
- 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
- 送兄拼音解读:
- qíng gòng tiān yá qiū àn,zhū qiáo suǒ shēn xiàng
kù shǔ tiān,kuí liú fā,pēn bí xiāng shí lǐ hé huā
xīn yàng jìng zhuāng,yàn yì xiāng róng,xiū shā ruǐ zhū gōng nǚ
yù wǎn bīng hán dī lù huá,fěn róng xiāng xuě tòu qīng shā
bào dào shān zhōng qù,guī shí měi rì xié
zhǎng diàn yíng fēng zǎo,kōng chéng dàn yuè huá
bié lù yún chū qǐ,lí tíng yè zhèng xī。
jiàn hé fēng jí xuě piàn kuò,shā kǒu shí dòng mǎ tí tuō
suǒ jiē rén yì yàn,bù zuò yī xíng guī。
fán zhī róng yì fēn fēn luò,nèn yè shāng liáng xì xì kāi
píng zhàng dān qīng zhòng shěng shí,yíng yíng,yī piàn shāng xīn huà bù chéng
fēng jǐn yàn háng gāo,wú biān luò mù xiāo xiā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公元442年(宋永初三年),谢灵运自京都建康赴永嘉太守任,途经富春江畔的七里濑(水流沙上为“濑”),乃作此诗。七里濑亦名七里滩,在今浙江桐庐县严陵山迤西。两岸高山耸立,水急驶如箭。
苏洵的抒情散文数量不多,但有很多优秀的篇章,《张益州画像记》就是其中一篇。本文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表现了他宽政爱民的思想。苏洵的散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语言犀利,话语纵横,有
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明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
这是辛弃疾爱国思想表现十分强烈的名作之一。作者在绍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抚使。从这首词的内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馋害诬陷而落职时的作品。作者途经南剑州,登
家庭背景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叶梦得出身文人世家,其从祖父为北宋名臣叶清臣(《避暑录话·卷下》:“曾从叔祖司空道卿,
相关赏析
- 乌孙来汉朝朝聘后,取消王号,对汉称臣。边远地方停息了战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充满日月的清辉。 注释(1)玉帛:古代朝聘、会盟时互赠的礼物,是和平友好的象征。后代遂有“化干戈
这组诗写于公元410年(晋安帝义熙六年),当时作者46岁。根据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与郭维森《陶渊明年谱》,公元405年(义熙元年)弃彭泽令返回柴桑,住上京里老家及园田居。公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这是明代哲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王守仁早年的诗作,以至于在王守仁诗集中寻访不到,然而《登大伾山》诗碑还矗立在大伾山顶禹王庙西侧,大字行楷,诗衬字,字映诗,显得浑然一体,正可谓“翩翩然
作者介绍
-
董以宁
董以宁(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然详究其实,董氏除在“艳词”创作多发越外、为前贤所不及之外,其以《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为代表的“悼母词”更为词史补填了空白,系“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之佳篇什,而董氏之词史地位亦可由此二者结合而认知。